聯(lián)系方式:400-990-3999 / 郵箱:sales@xiyashiji.com
西亞試劑 —— 品質可靠,值得信賴
訂貨編號 | 產(chǎn)品名稱 | 規(guī)格 | 包裝 | 原價 | 現(xiàn)價 | 數(shù)量 | 操作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B31136-5G | 四己基碘化銨 | T,≥98.0% | 5G | 479.00 | 479.00 |
|
|
B31136-25G | 四己基碘化銨 | T,≥98.0% | 25G | 1146.00 | 1146.00 |
|
化學性質
危險屬性
質量標準
采購詢價
問答
1. 穩(wěn)定性:四己基碘化銨具有良好的穩(wěn)定性,在常溫下不易分解。
2. 熱分解反應:當加熱至高溫時,四己基碘化銨會分解生成氨氣、碘代烷以及其他可能的有機化合物。這種分解反應通常伴隨著顏色的變化,從白色變?yōu)辄S色或褐色。
3. 與酸反應:四己基碘化銨可以與強酸反應,生成相應的鹽和游離的胺。例如,與鹽酸反應會生成四己基氯化銨和氫碘酸。
4. 與堿反應:與強堿共熱時,四己基碘化銨會發(fā)生去烷基化反應,生成三己基胺和碘化鈉。
5. 溶解性:四己基碘化銨可溶于水、乙醇和醚等常見有機溶劑,這使得它在化學反應中易于操作和應用。
6. 毒性:四己基碘化銨具有低毒性,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。然而,如果直接接觸眼睛、皮膚或呼吸道,可能會引起刺激,因此在使用時應采取適當?shù)姆雷o措施。
1. GHS分類
- 皮膚刺激(類別2):四己基碘化銨可能對皮膚造成輕微刺激。
- 眼刺激(類別2A):該物質可能對眼睛造成嚴重刺激。
- 特異性靶器官系統(tǒng)毒性(一次接觸)(類別3):單次接觸可能會對特定的器官系統(tǒng)產(chǎn)生毒性作用。
2. 安全術語
- S26:不慎與眼睛接觸后,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(yī)生意見。
- S36:穿戴適當?shù)姆雷o服。
3. 風險術語
- R36/37/38:刺激眼睛、呼吸系統(tǒng)和皮膚。
4. 急救措施
- 皮膚接觸: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受感染部位。
- 眼睛接觸:用水緩慢溫和地沖洗幾分鐘。如戴隱形眼鏡并可方便地取出,取出隱形眼鏡,然后繼續(xù)沖洗。
- 吸入: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并保持呼吸順暢的姿勢休息。
- 食入:如果誤食,立即就醫(yī)。
5. 消防措施
- 使用適合周圍火源的滅火劑,避免化學品與滅火劑發(fā)生危險反應。
6. 泄漏應急處理
- 將泄漏物收集在適當?shù)娜萜髦校乐惯M一步污染。清理時穿戴適當?shù)膫€人防護裝備。
7. 廢棄處置
- 根據(jù)當?shù)胤ㄒ?guī)進行處置。通常需要將內容物/容器處理到得到批準的廢物處理廠。
8. 安全數(shù)據(jù)表
- 提供詳細的化學品信息,包括危害、預防措施、事故響應和安全儲存方法。
1. 外觀與性狀
- 外觀:四己基碘化銨通常呈現(xiàn)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。這種外觀表明其高純度和良好的結晶性,是評估產(chǎn)品質量的首要指標。
- 性狀:該化合物應具備明確且一致的物理性質,如熔點、沸點等。熔點范圍在130-132°C之間,這有助于確認其純度和一致性。
2. 鑒別試驗
- 化學反應測試:通過特定的化學反應來驗證四己基碘化銨的存在。例如,可以將其溶解在水中,并添加特定的試劑來觀察是否產(chǎn)生預期的反應產(chǎn)物或顏色變化。
- 紅外光譜分析:利用紅外光譜法對樣品進行掃描,得到的光譜圖應與標準圖譜一致,這是確定化合物結構的重要手段。
3. 純度與雜質檢測
- 純度要求:四己基碘化銨的純度應不低于99.0%,這意味著每100克樣品中至少有99克是目標化合物。
- 雜質限量:需要控制潛在雜質的含量,如無機雜質(氯化物、硫酸鹽等)應低于0.05%,有機雜質如未反應的原料或副產(chǎn)物也應有明確的限制。
4. 水分與干燥失重
- 水分含量:水分會直接影響化合物的穩(wěn)定性和反應效率,因此四己基碘化銨的水分含量必須嚴格控制,通常要求不超過1.0%。
- 干燥失重:在規(guī)定條件下加熱后樣品的質量減少不應超過0.5%,以確保產(chǎn)品的穩(wěn)定性和儲存性能。
5. 重金屬檢查
- 重金屬總量:為確保安全性和符合環(huán)保要求,四己基碘化銨中的重金屬(如鉛、汞、鎘等)總含量不得超過百萬分之二十(20ppm)。
- 特定重金屬:特別是對于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較大影響的重金屬,如鉛和汞,需要單獨檢測并確保其含量遠低于安全閾值。
6. 砷鹽檢查
- 總砷量:鑒于砷化合物的毒性,四己基碘化銨中的總砷含量必須極低,通常要求不超過百萬分之三(3ppm)。
- 形態(tài)分析:除了總量控制外,還需要關注砷的化學形態(tài),因為不同形態(tài)的砷毒性差異很大,應優(yōu)先檢測并限制更有害的無機砷形態(tà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