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(lián)系方式:400-990-3999 / 郵箱:sales@xiyashiji.com
西亞試劑 —— 品質可靠,值得信賴
訂貨編號 | 產品名稱 | 規(guī)格 | 包裝 | 原價 | 現(xiàn)價 | 數(shù)量 | 操作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B64715-1g | 氯化鋱(III) | 無水, 粉末, ≥99.99% | 1g | 504.00 | 504.00 |
|
|
B64715-5g | 氯化鋱(III) | 無水, 粉末, ≥99.99% | 5g | 2225.00 | 2225.00 |
|
化學性質
危險屬性
質量標準
采購詢價
問答
1. 物理性質
- 外觀與形態(tài):氯化鋱(III)通常呈白色結晶粉末的形式。
- 熔點與沸點:氯化鋱(III)的熔點為588℃,在高溫下會熔化成液體。
- 密度:氯化鋱(III)的密度為4.35 g/mL at 25 °C。
- 水溶性:氯化鋱(III)可以溶解在水中,形成含鋱離子的溶液。
2. 化學性質
- 穩(wěn)定性:氯化鋱(III)是相對穩(wěn)定的化合物,在常溫下不會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或分解。
- 吸濕性:氯化鋱(III)具有吸濕性,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。
- 化學反應性:氯化鋱(III)可以與其他金屬離子反應,形成絡合物或沉淀。
3. 制備方法
- 制備步驟:通過將鋱金屬與溴氣進行反應生成溴化鋱,然后將溴化鋱與氯化鈉或氫氧化鈉等氯源進行反應,生成氯化鋱,最后通過過濾、結晶、洗滌等方法進行純化,得到高純度的氯化鋱。
4. 應用領域
- 科學研究:氯化鋱(III)在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,如作為催化劑和分析試劑。
- 工業(yè)生產:氯化鋱(III)在工業(yè)生產中也有應用,如用于制備其他稀土化合物和材料。
1. GHS分類:急性經口毒性為類別3,急性經皮毒性為類別3,急性吸入毒性為類別3,皮膚腐蝕/刺激為類別1B,嚴重眼睛損傷/眼刺激為類別1。
2. 急救措施:若吞食,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醫(yī)生;如皮膚接觸,脫去污染衣物并徹底清洗皮膚;若吸入,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并保持呼吸順暢;若眼睛接觸,用大量水緩慢沖洗并取下隱形眼鏡,繼續(xù)沖洗。
3. 消防措施:使用干燥的化學品滅火設備進行滅火,避免直接接觸火源。
4. 泄漏應急處理:隔離泄漏區(qū)域,限制出入,建議應急人員佩戴防護裝備,防止接觸破裂容器和泄漏物,用塑料布覆蓋泄漏物以減少飛散,并將收集的泄漏物放入合適的容器中進行處理。
5. 操作處置與儲存:避免吸入粉塵,操作后徹底清潔皮膚,只能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使用,避免與食品和飼料一起存放。
6. 廢棄處置:按照當?shù)胤ㄒ?guī)處理廢物,確保不造成環(huán)境污染。
7. 安全數(shù)據(jù)表:提供詳細的安全信息,包括危險性概述、急救措施、消防措施、泄漏應急處理、操作處置與儲存、接觸控制和個體防護等。
1. 純度:
- 純度是衡量氯化鋱(III)質量的關鍵指標之一。高純度的氯化鋱(III)意味著雜質含量低,這對于其在高端應用中的性能至關重要。
- 通常,氯化鋱(III)的純度要求達到99.9%以上,以滿足大多數(shù)工業(yè)和科研需求。
2. 外觀與物理形態(tài):
- 氯化鋱(III)通常呈現(xiàn)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狀物。
- 其物理形態(tài)應均勻一致,無結塊、無雜質顆粒。
3. 溶解性:
- 氯化鋱(III)應極易溶于水,這是其作為許多化學反應原料的基礎特性。
- 溶解后溶液應清澈透明,無沉淀或懸浮物。
4. 水分含量:
- 由于氯化鋱(III)易潮解,因此控制其水分含量至關重要。
- 高質量的氯化鋱(III)應具有較低的水分含量,通常不超過0.5%。
5. 金屬雜質含量:
- 金屬雜質如鐵、鋁、鈣等的含量應嚴格控制,以避免對氯化鋱(III)的性能產生負面影響。
- 這些雜質的含量通常通過光譜分析等方法進行檢測。
6. 非金屬雜質含量:
- 非金屬雜質如硅、磷、硫等的含量也應受到控制。
- 這些雜質可能來源于原材料或生產過程中的污染。
7. 粒度分布:
- 氯化鋱(III)的粒度分布應均勻,以滿足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。
- 粒度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影響其在某些特定應用中的性能。
8. 包裝與儲存:
- 氯化鋱(III)應采用密封、防潮的包裝材料進行包裝。
- 儲存時應放置在干燥、陰涼的地方,遠離火源和熱源,以避免受潮和變質。